新聞稿:連繫兩岸四地民間力量 復興華語文藝獨立創作 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以香港為基地資助青年創意

文化繁榮的基礎,是自由表達和獨立創作。具有獨立精神、自由思想的文藝創作,是文明多元社會和文化人權的重要基礎。「文藝復興基金會(Renaissance Foundation)」的成立,是為了聯合兩岸四地民間力量,持續支援和贊助獨立文藝創作,鼓勵和獎掖年輕創作人,推動多元,尋找浪潮,提升當代華人青年文化。

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理事長黃耀明認為:「獨立是一種精神。在北美等市場,獨立(indie)也是一種類型。它不代表沒市場。在華人世界,獨立的音樂、影像和文學應該要找到自己的位置。就算你不依附主流,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。基金會可以去幫助那些被孤立的藝術家,給他們一個平台,讓他們多多交流,使獨立藝術變成一股新的小小的勢力,或是一種新的小小的風潮。」

著名作詞人周耀輝亦是基金會理事,他相信,「一個社會的興盛和改變,不是可以用GDP和每個人的收入去衡量的。我們可以文藝一點去過生活,而非只是經濟地去過生活。」台灣著名樂評人和資深媒體人、基金會台灣召集人張鐵志則補充表示:「文化生產不是真空的,不是你在家裡寫音樂,你就有機會好好地做音樂,我們還是需要對於政治、經濟進行分析,然後進行批判。」

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以面向國際的窗戶與橋樑位置的香港為基地,聯合兩岸四地,物色民間各界文化贊助人以籌集資助金,用於鼓勵、獎掖及傳播高質素的獨立文藝作品,期望發掘優秀創作人才,復興華人創作者的獨立創新精神。

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的決策機構為理事會。理事由音樂、影像與文學等專業領域內具成就並超越本地發展的知名人士,以及基金會重要出資人擔任,目前理事會有理事長黃耀明;副理事長韓寒;理事彭浩翔、賈樟柯、周耀輝、舒琪、郭啟華、姚謙、張元及黎穎瑜等。而基金會另設地區和專業召集人,負責各地區的組織協調事務。香港召集人有潘達培及鄧小樺;中國大陸召集人有朱建、王小山、許知遠;台灣召集人有張培仁、張鐵志及張釗維。

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無意將任何思想灌輸給年青人;相反,基金會希望年青一代能打破固有思想、衝出種種規範。於成立第一年,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將籌辦一系列常規活動,以啟蒙、跨界交流、年度資助計畫及評獎為四大方向,拓展文藝創作的空間,推動開放包容的文化交流。

首先,於2012年11月24日(星期六),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將會於香港西九龍文化區,首度舉辦「文藝復興2012」大型戶外音樂會,免費招待兩岸四地的文藝愛好者,並提供多元且具深度的表演舞台,讓華人社區的獨立藝術創作人,展示其優秀的獨立音樂作品,為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的正式成立揭開序幕。

另外,基金會將舉行每年一度文藝資助及評獎計劃,開放接受報名,每年將由專業評委選出3-4名音樂、10名文學及10名影像年輕創作者,資助其創作和發表作品。基金會亦會與各地文化機構合作舉辦「音樂創意營」、「文學大講堂」及「影像大師班」等講座與工作坊,分享優秀獨立文藝作品,啟發潛在的獨立創作者。基金會更會出版《文藝復興》月刊,發表和傳播獨立創作人的作品。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希望透過免費活動,降低文化藝術活動的門檻,讓社會上更多人分享獨立創作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