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logan

文藝復興青年節鼓動青年創意 激盪香港更深闊文化空間

rfhk poster youth

文藝復興基金會致力培育青年創作,連續三年舉辦創作夏令營,更籌集資金並提供導師指導,襄助青年發表首作。2015年4月,首批獲得資助的五件青年作品,將在文藝復興青年節正式亮相。文藝復興青年節,四月分別在元創方及香港藝術中心,連開四場活動,激勵勇於創想的青春、獨立創作的青年,以文藝重塑自己,用創作重建世界,也呼籲社會開風氣,支援年輕一代開闢「人生第一個舞台」。

文藝復興青年資助計劃2013/14, 衍生自文藝復興夏令營2013,從創作培育再到作品資助,協助青年踏上多元人生舞台。該計劃由文藝復興基金會主辦,利希慎基金為贊助及策略夥伴。作品包括六份青年創作計劃,也是六種追尋自我的方式。三位女唱作人的首張個性唱片,十二位八十後獨立導演的電影夢,帶來不一樣的未來想象。而無論詩,還是歌,紀錄片或展覽,乃至對文化政策的獨立見解,渴望表達的年輕創作人,無懼而有為,激盪出更深闊的文化空間。

由黃耀明擔任創意總監的音樂作品——三位女唱作人的三張EP,由人山人海監製、環球唱片代理發行,分別是:盧敏的 、唐藝的,和陳韞的。發佈活動「黃耀明呈獻:文藝復興女流之音樂會」,由文藝復興基金會與香港藝術中心聯合主辦,將於4月29日晚在壽臣劇院舉辦。除了盧敏、唐藝的現場演出、陳韞的特別演出外,林二汶、盧凱彤和雞蛋蒸肉餅屆時將作嘉賓演出,為唱作新人打氣。而另一資助作品、黃鈺螢的中英詩集《無用的晶瑩》也將配合影音呈現,貫穿音樂會。洶湧女流從下而上,驚豔動人。

青年導演曾慶宏用一年時間走訪港澳台及大陸12位青年導演,出版《蜜糖不壞:華語80後導演訪談》。4月28日晚,紀錄片導演、杭州亞洲青年影展策劃人單佐龍,將帶着新片《陌上桑》,與郭臻的《一天》、盧鎮業的《春夏之交》,以及曾慶宏短片《楊明的夏天》,於香港藝術中心agnès b.電影院進行放映、交流,並舉行新書發佈暨映後座談。

文化政策研究報告《OUR “PLAY” GROUND:香港街頭表演研究》,由一眾青年人訪問20個香港街頭表演單位,參照9個國際城市的管理制度和經驗,為緩和街頭表演衍生的社會衝突,同時鼓勵街頭表演發展,提出十六項針對街頭表演的政策建議。專題文化政策研討,將發佈報告,並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營運發展主管(表演藝術)莊正文、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教授朱耀偉,以及街頭表演者代表香蕉奶進行研討、分享,由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人文及創作系研究助理教授何建宗主持,以期為香港的街頭表演文化尋找落腳點。研討會於4月28日下午在香港藝術中心agnès b.電影院舉行。

此外,4月11日開幕、為期兩週的《旮旯迴響》跨界創作聯展將在元創方PMQ舉行。由黃潤宇、盛秋姸、曾慶宏、 黃鈺螢 、姚少龍 、余家希等以文字、錄影、繪畫跨界創作,青年插畫師Leumas To擔任策展人展覽。旮旯,猶如獨立創作人的所在位置,以自己的角度呈現對城市、活物、死物的抒情。青年創作人在作品中表現對困境的不服從,以及對藝術的狂戀。不管生活是否將磨難駕於頭上,他們仍會純粹地、劇烈地言情抒意,不假掩飾,在創作的角落中緩緩成長。面對角落的吶喊,幾經折射,產生的迴響或有更大的力量。 青年插畫師Leumas To今年一月策劃的《旮旯》聯展,蒐集香港藝文界四位資深獨立創作人,藉由他們的跨媒介作品表現植根於香港的旮旯風景。《旮旯迴響》亦是對此的回應與傳承。

文藝復興基金會是非牟利慈善文化機構,以香港為基地,聯合兩岸四地民間力量,支持獨立文藝創作,以期推動多元,掀起浪潮。2012年至今,文藝復興基金會已開辦2屆創作夏令營及葉錦添大師工作坊,培訓了175位青年創作人,並資助了6項創作計劃;舉辦1次戶外大型音樂節及3場音樂會、1次電影節及5場放映會、32場系列文化沙龍、1場展覽,並已出版2本新書:《文藝復興我地》與《旮旯訪談》。

基金會持續支持青年創作,致力「用文藝復興生活」,希望透過創作改寫香港。誠如文藝復興理事周耀輝所言,「城市需要文藝,時代可以復興。只要我相信,你相信,人人相信,人人都可以做藝術家。」香港青年文化的復興,每一位香港人都有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