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遇 & 變奏|文藝復興⑩徵片

10anniversary-calforfilm

 

「重遇 & 變奏|文藝復興⑩徵片」邀約「奪目影像創作營2022」之營友(包括組長等所有參加者),以「文藝復興⑩徵歌 之 帝女花幻想」遴選出來的歌曲為本,製作原創影片。入圍者將獲港幣 5 萬元的資助作為製作資金,作品將於「水波浪影片節」線上公映。

「文藝復興⑩徵歌 之 帝女花幻想」遴選歌曲
《世顯長平》創作背景及Demo試聽

(註:正式歌曲將於10月24日或之前完成製作。)

 

< 作品要求 >

  1. 以「文藝復興⑩徵歌 之 帝女花幻想」遴選出來的歌曲《世顯長平》之第6至8段落為本;
  2. 原創影像作品。創意優先,不限形式;
  3. 須於短片中使用「文藝復興⑩徵歌 之 帝女花幻想」遴選出來的歌曲《世顯長平》之第6至8段落,不少於一分鐘;
  4. 最終作品須備有繁體中文字幕(如有);
  5. 影片成片片尾名單放置「文藝復興基金會」「奪目影像」「桃花源粵劇工作舍」等支持機構之官方logo;
  6. 須按照有關規定,於限期 2023 年 1 月 11 日或之前提交完成的作品。

 

< 申請資格 >

影片之主創成員(導演、編劇或監製),至少有一位曾參與「奪目影像創作營2022」(包括組長等所有參加者)

 

< 申請方法 >

  1. 網上填寫報名表,填寫故事摘要、故事大綱、處理手法、導演闡述、音樂安排,並提交預算表、完整劇本等有關資料(如有);
  2. 可以個人或團隊名義申請;以團隊名義申請時,請填寫團隊主創成員之資訊。

 

< 申請連結 >

https://forms.gle/9jahN8VEicPM2Wj86

 

< 申請截止日期 >

2022年10月11日中午12:00

 

< 計劃流程 >

2022年10月25日:公佈入圍結果,主辦機構發放資助金額之50%
2022年10月26日至2023年1月10日:製作影片
2023年1月11日:遞交最終影片及相關資料,主辦機構發放資助金額之50%
2023年2月1日至3月1日(TBC):水波浪影片節線上公映

 

注意事項:

  • 受資助影片之版權:嚴禁抄襲,凡經檢舉查證屬實,將被取消資格,並收回資助;
    • 影片之版權由主創團隊所有;
    • 主辦機構享有使用影片作記錄、教育、推廣或非商業用途,而無需事先得到主創團隊同意亦不會支付任何版權費用;
    • 受資助影片若有涉及任何侵權的行為,一切法律責任由申請人承擔,支援計劃的主辦及支持機構等概不負責;
  • 文藝復興基金會保留更改活動細節的權利。

 


主辦:
文藝復興基金會|搶耳音樂|奪目影像

共同委約機構:
桃花源粵劇工作舍|水波浪影片節

計劃查詢:
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

奪目影像國際提案大會2022

奪目影像國際提案大會 得獎公佈

Eye Catcher International Pitching Forum 2022 ​​Award Winners

奪目大獎:

《菲與火》

導演黃嘉祺、監製麥曦茵

 

「我倆是一支蠟燭兩頭燒,直到你消失了,我才發現你有一面是我從不認識,我的世界也隨之熄滅。」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的故事,透過徘徊夢境與現實尋回缺失的一塊。

獎金:HK$150,000 (approx. 19,300 USD)

 

Eye Catcher Grand Award:

Fire Room

Director WONG Ka Ki, Producer Heiward MAK

 

"Each of us is like the end of a double-sided candle. When you burn out, I realize there is a side of you that I never know." This is a story about lost and found through wandering between dreams and reality.

Grant Amount: HK$150,000 (approx. 19,300 USD)

 

大獎-菲與火

 

未來視野獎:

《菲與火》

導演黃嘉祺、監製麥曦茵

 

「我倆是一支蠟燭兩頭燒,直到你消失了,我才發現你有一面是我從不認識,我的世界也隨之熄滅。」這是一個關於失去的故事,透過徘徊夢境與現實尋回缺失的一塊。

獎金:HK$70,000 (approx. 9,000 USD)

 

Eye Catcher Next Award:

Fire Room

Director WONG Ka Ki, Producer Heiward MAK

 

"Each of us is like the end of a double-sided candle. When you burn out, I realize there is a side of you that I never know." This is a story about lost and found through wandering between dreams and reality.

Grant Amount: HK$70,000 (approx. 9,000 USD)

 

未來視野-菲與火

 

奪目廠牌獎:

《再見,香港仔》

導演/監製鍾曉烽、導演黃嘉慧

 

香港仔街市重建在即,一位街市二代自小討厭父母賣菜,如今透過紀錄,尋找街市對自身的意義,在一切消失前,發掘生命軌跡與時代之交織。

獎金:HK$70,000 (approx. 9,000 USD)

 

Eye Catcher Incubation Award:

Goodbye, Aberdeen

Director/Producer CHUNG Hiu Fung, Director WONG Ka Wai, Dorothy

 

A hawkers' son, who has long despised his parents' job, rediscovers how the vanishing Aberdeen Market matters before its reconstruction, unravelling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hawkers' life trajectories and the city's socio-historical transition.

Grant Amount: HK$70,000 (approx. 9,000 USD)

 

廠牌-再見香港仔

 

 

奪目關注獎:

《大家一起玩,才好玩》

導演應亮、監製任硯聰、助理監製羅昊培

 

在新界做了十多年農夫的幾位「社運青年」,為人父母後選擇「在家教育」代替傳統學習,於大自然中開辦了另類親子中心 – Kids Club,和孩子一同流動、共學。

獎金:HK$10,000 (approx. 1,300 USD)

 

Eye Catcher Special Mention Award:

The More, The Merrier

Director YING Liang, producer YAM Yin-cheung, Peter and associate producer Prescott LAW

 

As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looms, a group of parents, with the background of being activists and farming, fight back in their own way and start an alternative home-schooling centre: "Kids Club".

Grant Amount: HK$10,000 (approx. 1,300 USD)

 

 

關注-大家一起玩才好玩

 


filmfest website 2

奪目影像國際提案大會 入圍影像項目

Eye Catcher International Pitching Forum 2022 ​​Shortlist

01  再見,香港仔 Goodbye, Aberdeen|紀實 Documentary

導演:鍾曉烽,黃嘉慧  Director: CHUNG Hiu Fung、WONG Ka Wai Dorothy

監製:鍾曉烽  Producer: CHUNG Hiu Fung

 

02  爸爸的信 Dear Daughter|紀實 Documentary

導演:鄭藹如  Director: CHENG Oi Yue

監製:楊紫燁  Producer: Ruby YANG

 

03  梁啓CHILL YOUNG & CHILL|實驗 Experimental

導演:吳兆麟  Director: NG Siu Lun

監製:陳偉國  Producer: CHAN Wai Kwok

 

04  《下午茶之狂想曲》動畫劇集 “Tea Time Rhapsody” anime series|動畫 Animation

導演:崔安琪,崔⽒兄弟  Director: Angel TSUI, Tsui Brothers

監製:崔嘉曦  Producer: Haze TSUI

 

05  䙚䙚 Al Niente|劇情 Drama

導演/監製:林璐  Director/Producer: LAM Lo

 

06  36行詩 Sonnet 36|劇情 Drama

導演:梁子瞳  Director: LEUNG Jane

 

07  大家一起玩,才好玩 The More, The Merrier|紀實 Documentary

導演:應亮  Director: YING Liang

監製:任硯聰  Producer: Peter YAM

 

08  Why Not Move On|紀實 Documentary

導演:何浠  Director: Shell HE

 

09  海的那一邊 Habitat|紀實 Documentary

導演:葉絲絲  Director: IP Szesze

監製:葉詠然,陳玲珍  Producer: IP Wing Yin, Ruby CHEN

 

10  acting class|紀實+劇情 Documentary + Drama

導演:李偉盛  Director: LEE Wai Shing

監製:任硯聰  Producer: Peter YAM

 

11  菲與火 Fire Room|實驗劇情 Experimental Drama

導演:黃嘉祺  Director: WONG Ka Ki

監製:麥曦茵  Producer: Heiward MAK

 

12  觀塵 As the Dust Settles|實驗劇情 Experimental Narrative Short Film

導演:曾婉遒  Director: Wanqiu ZENG

監製:蔡瑞琦 Producer: Ricky CHOY

 

13  宅地假期 Staycation|劇情 Drama

導演:⾼思約  Director: Kristie Ko

監製:林德昕  Producer: Jaime Lam

 

14  眾生相 I Might Write About Us|劇情 Drama

導演:李駿碩  Director: Jun LI

監製:任硯聰  Producer: Peter YAM

 

15  沒有拍出來的事 Behind the Lens|劇情 Drama

導演:林子穎  Director: Nora LAM

監製:莊淑芳  Producer: CHONG Shuk Fong

 

16  我們不得不如此 The Only Way Out|劇情 Drama

導演:楊兩全  Director: YEUNG Leung Chuen

監製:李駿碩  Producer: Jun LI

 

*項目01-06係奪目影像廠牌計劃專業組入選影像項目

*項目07-16係公開徵集入選影像項目

*Project 01-06: Eye Catcher Incubation Projects Shortlist

*Project 07-16: Open-Call Projects Shortlist

 

提案大會日期 Date

2022年3月5、6日(六、日)

March 5, 6 (Sat & Sun), 2022


評審 Juries

曾麗芬

Winnie Tsang

高先電影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。她發行的香港電影當中,25部為新導演作品,其中19位新導演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,7位獲獎。她於2017年聯合創辦了香港兒童國際電影節。於2021年終於償了她多年的心願,開了首間高先電影院。

 

馮美華

May Fung

自1986年開始從事錄像藝術創作,與其他三位藝術家鮑藹倫、黃志輝和毛文羽組成一個名為「錄映太奇」(Videotage)的視像藝術組織。馮氏現為藝文機構艺鵠的主席,從事獨立錄像創作、藝術行政、教育及策劃等工作,並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評審員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顧問。

 

楊曜愷

Raymond Yeung

2000年起任香港同志影展協會主席,主辦香港同志影展。第三部長片《叔‧叔》先後參展釜山國際電影節2019及柏林影展2020,獲得多個獎項及提名,備受多個享譽國際的電影節及專業電影組織推崇。

 

Shelly KRAICER

Shelly Kraicer

Shelly KRAICER生於加拿大多倫多,畢業於耶魯大學並取得哲學學士學位。KRAICER曾於北京生活11年,學習中文並研究和撰寫關於兩岸三地的華語電影。他曾策劃中國第四代導演的回顧展、香港藝術電影展覽,以及杜琪峰和邱烔烔的回顧展。2015年KRAICER與友人共同創辦了「邊緣影像」,策劃中國當代獨立電影的國際巡展。他曾在Cinema Scope、Cineaste、Screendaily、Village Voice和紐約時報發表文章,並為40多部近年的中國電影翻譯字幕。他目前為鹿特丹國際電影節的選片人。

 

蔡紹勇 Jeremy CHUA

Jeremy Chua Portrait Low res

 

蔡紹勇是新加坡的電影監製和編劇,入行初期主力電影展覽和發行工作,曾在獨立藝術空間The Substation、策展品牌Lowave Paris和制作公司Akanga Film Asia工作。他在2014年創辦了電影公司Potocol,專注亞洲獨立電影的開發和聯合製作。由他編寫及聯合監製,他的首部電影,K. Rajagopal導演的《一隻黃鳥》於第69届康城影展影評人周單元首映,目前亦在Netflix上播放。他還共同監製Lav Diaz的《A Lullaby to the Sorrowful Mystery》(第66屆柏林影展銀熊獎)、應亮的《自由行》(2018年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開幕影片)、Bradley Liew的《Motel Acacia》(2019年東京國際電影節)、汪春龍的《A Love Unknown》(鹿特丹國際影展2020)和Abdullah Mohammad Saad的《Rehana Maryam Noor》(康城電影節2021)等。他是EAVE Ties That Bind 2013、Produire au sud 2015、Berlinale Talents 2017、SEAFIC 2017和Torino Film Lab 2018的學員。2014年至2019年期間,他在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擔任節目統籌。自2017年起,他在平遙國際電影展跟隨Marco Müller擔任選片人。

 

趙佳 Jia ZHAO

jia zhao 2018 cropped

趙佳是一位居於阿姆斯特丹的華裔荷蘭電影監製。她在2012年創辦了MUYI FILM和與荷蘭籍阿富汗導演Aboozar Amini共同創辦SILK ROAD FILM SALON,關注絲綢之路地域的電影發展。趙佳精通中文、日文、英文與荷蘭語。來自亞洲,扎根歐洲,她融匯東西方的資源以培養和發掘新銳的人才,製作高質素的影視作品。2021年,王申的《石史詩》入選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(IDFA)Frontlight 單元,趙亮的《無去來處》(聯合製作)入選康城電影節。2015年至2019期間,她的作品《胡先生和廟》、《落下花長滿葉》、《芳舟》、《風中之城喀布爾》、《Smog Town》(聯合監製)連續五次入圍IDFA競賽單元,其中《風中之城喀布爾》更是IDFA 2018年的開幕電影,並獲得評審特別獎。2019年,作品《內心風景》被選為IFFR2019的閉幕電影。她的作品《烏鴉是美麗的》(聯合導演)入選IDFA2017年大師單元。

 

翁煌德

翁煌德照片

台灣影評人協會(Taiwan Film Critics Society)常務理事。臉書粉絲專頁「無影無蹤」經營者。影評、採訪與影視專文散見於《端傳媒》(Initium Media)、《放映週報》(Funscreen)、《鳴人堂》(Opinion.udn)、《公視新聞網》(PTS NEWS)、《關鍵評論網》(The News Lens)、《VERSE》、《上報》(Up Media)等。曾任桃園光影電影館(Zhongli Arts Cinema)、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(Fuzhong 15 - New Taipei City Documentary Cinema)、愛學影展(i-FUN film festival)策展人。曾任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(Taipei Film Festival - International New Talent Competition - Taiwan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)評審、金穗獎影評人推薦獎(Golden Harvest Awards for Outstanding Short Films - Film Critics Award)評審。

 

鄧兆旻

鄧兆旻2

畢業於台大電機資訊學院與麻省理工學院,現任 Giloo 紀實影音總監,致力為紀實影像與獨立電影透過網路與數位平台,打開更寬廣的發行與欣賞管道。鄧兆旻同時活躍於當代藝術領域,長期於各地重要藝術機構及雙年展展出作品,以及獲邀至北極圈藝術與科技計畫、香港 Para Site 中心與法國 Villa Arson 等機構擔任駐村藝術家。最近即將完成德國 STOA169 基金會邀請製作之公共藝術作品。

 

「奪目廠牌獎」評審:文藝復興基金會理事會

 


 

eyecatcher filmfest 001

公開招募香港影像項目

告訴世界,你還想捕捉什麼

 

奪目影像國際提案大會,旨在支持新銳影像創作人,催生先鋒影像作品,資助具備潛力之香港影像項目。首屆國際提案大會,入圍單位將透過視像提案角逐4大獎項、總額港幣300,000元之資助。提案大會亦期望促成與國際嘉賓的交流與連結,令影像單位在項目發展等方面獲得助力支持。

 

首屆奪目影像國際提案大會將於2022年3月初舉行,現正公開招募香港影像項目。

 

四大獎項:

  • 奪目大獎
  • 未來視野獎
  • 奪目廠牌獎
  • 奪目關注獎

 

提案流程 

  1. 提案錄像:入圍影像單位須提交不超過7分鐘提案錄像,於國際提案大會播放。提案錄像可以廣東話、國語或英語進行,配以中英文字幕。
  2. 在線問答:提案錄像播放完畢後,隨即進行不超過8分鐘在線問答。

 

活動日程

  • 申請截止日期:2022年1月10日(一)中午12時(GMT+8:00 香港時間)
  • 入圍結果公佈日期:2022年1月24日(一)
  • 提案錄像提交截止日期:2022年2月14日(一)中午12時(GMT+8:00 香港時間)
  • 國際提案大會:2022年3月

 

報名要求

  1. 影像項目之導演,須為香港居民;如曾製作長片(80分鐘或以上),同一類型不多於三部。
  2. 影像項目可處於發展、前中後期任何階段,已備有財政預算。
  3. 影像項目不設主題、類型或長度限制,鼓勵先鋒、獨立製作之影像項目。
  4. 入選奪目影像國際提案大會之影像項目,需於影片成片片尾名單放置「奪目影像」官方logo。

 

報名方法及所需資料

請填妥網上報名表格:https://forms.gle/zqBmffjhoD9kijzp6

必須資料(請於網上報名表格填寫或上傳):

  • 故事摘要(字數限制:不多於英文30字、中文60字);
  • 故事大綱(字數限制:不多於英文200字、中文300字);
  • 處理手法(字數限制:不多於英文600字、中文800字)
  • 導演闡述(字數限制:不多於英文200字、中文300字);
  • 導演簡介及作品年表 (字數限制:不多於英文100字、中文200字);
  • 監製簡介及作品年表 (字數限制:不多於英文100字、中文200字);
  • 其他主創成員簡介 (字數限制:不多於英文100字、中文200字);
  • 影像單位/製作公司簡介 (字數限制:不多於英文100字、中文200字);
  • 製作計劃(無字數限制);
  • 預算表(請將中英文資料以PDF形式上傳);
  • 申請影像項目之影片或片段(只接受可供網上瀏覽之影片連結;可提供不多於3條影片連結,每條影片長度不超過10分鐘,而影片網上瀏覽有效期應至2022年3月10日;如影片受密碼保護,敬請提供)。

 

非必須資料(請於網上報名表格填寫或上傳):

  • 導演過往作品(請註明於作品中所擔任之崗位/角色,只接受可供網上瀏覽之影片連結;可提供不多於3條影片連結,影片總長度不超過15分鐘,而影片網上瀏覽有效期應至2022年3月10日;如影片受密碼保護,敬請提供);
  • 監製過往作品(請註明於作品中所擔任之崗位/角色,只接受可供網上瀏覽之影片連結;可提供不多於3條影片連結,影片總長度不超過15分鐘,而影片網上瀏覽有效期應至2022年3月10日;如影片受密碼保護,敬請提供);
  • 完整劇本(請將中英文資料以PDF形式上傳);
  • 其他補充資料(請將中英文資料以PDF形式上傳)。

 

注意事項

  1. 嚴禁抄襲或冒名頂替。
  2. 所有遞交作品及影像項目必須為原創。如有違反,一經發現,將永久取消參與基金會日後任何活動之資格。
  3. 申請之影像項目必須符合報名要求。
  4. 每份報名表格只供一個影像項目申請。
  5. 申請所填寫或上傳之資料,必須嚴格遵守語言要求及字數限制。
  6. 如申請之所需資料有任何遺漏,該申請將不獲受理。
  7. 報名表格內所填寫的個人資料及影像項目資料將會全部保密,並只為文藝復興基金會「奪目影像」或指定的人員作評選之用。
  8. 主辦機構將不會發還任何已提交之資料,請自留底稿。
  9. 主辦機構將於2022年1月24日以電郵方式個別通知各獲選的影像項目。
  10. 國際提案大會日程如有變更,以主辦機構之最後公佈為準。
  11. 文藝復興基金會保留最終解釋權。

 


如對申請或填寫報名表格有任何疑問,請電郵至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查詢。

主辦機構:文藝復興基金會「奪目影像」 

 

關注奪目影像Instagram 

瞭解「奪目影像廠牌計劃2021」

奪目影像廠牌計劃2021

影像創作人大招募

Eye Catcher Incubation 2021

文藝復興2021年全新企劃——奪目影像!今夏開啟「奪目影像廠牌計劃2021」,一齊體驗超越銀幕的廠牌想像。

eye catcher incubation 2021

 

讓歷史消失的文化 -- 紀錄片研討沙龍

20170630-Vanished-Archives 0613-web-01

六七暴動被稱為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,亦有人說是香港意識產生的起點。如此重要的事,今天,官方紀錄殘缺不全,網上資料難辨真偽。

紀錄片導演羅恩惠歷時四載,訪問了當年的左派領導及他們的後人、炸彈隊成員、工會領袖和愛國學生等親身參與者,更有前警務人員、新聞處高官、記者、以及多位目擊者、受害者親述經歷。導演亦翻查了大量舊報章、政府文件及英國解密檔案,以近乎「潔癖」的求真精神,拍成紀錄片《消失的檔案》。

唱出自己的歌:音樂電影節 2017

sing-your-own2cover-s

 

繼成功舉辦【他們在島嶼寫作2 : 文學電影節2016】後,2017,文藝復興基金會再度出發,聯合 UA CineHub 舉辦與音樂跨界的主題電影節。

無論冰島 Sigur Rós 的靈性謎音,Björk 的天籟之音,住家阿婆的 Lo-Fi 造音創作,傳奇樂隊 Nirvana 主音 Kurt Cobain 的短暫一生,還是中國大陸搖滾樂三十年的變遷,台灣民歌運動四十年的回望,原住民音樂的暗潮湧動,跨越身份界域,音樂,幫助人們追尋真實的本我、自由的靈魂。連串音樂紀錄片,傳遞獨一無二的音樂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