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西 - 文藝復興2023夏令營|活動回顧
|2023.08.03(四)|
形體工作坊
[身體場域:身體作為影像/表演創作空間的探究]
講者:葉奕蕾
身體場域工作坊提出身體和空間的可能結合,作為影像和表演創作的載體概念。
該工作坊希望為參與者提供一個實驗空間,通過融合身體敘事和影像語言,將他們對表演和影像創意的認知進行轉化。利用身體和空間概念作為混合敘事媒介,他們的作品將圍繞重新思考我們的身體與流動影像的關係,從空間場所到內容的建構。
形體之夜
![]() |
#1《兔起鶻落》("Hare and Falcon")
共同探索人與「東西」(或物件)的平等關係。 |
![]() |
#2《Everyone knows what it means to think》
|
![]() |
#3「Choreographic Images」計劃實驗表演
|
✧ ✧
|2023.08.04(五)|
音樂研習班
[坂本龍一:終極之文藝創意冶煉大師]
講者及主持:黃志淙、hirsk
坂本龍一教授的作品博大精深,跨界、大膽、創新。既能巧妙揉合東西方文化及美學,兼容自然與科技,更能昇華人類和宇宙之間的哲思和奧秘。
讓我們在懷念之餘,亦繼續學習他的浩瀚創作泉源及澎湃的愛。黃志淙博士自1991年便開始透過電台及雜誌專訪接觸教授,多年來更成為了好朋友,甚至有寶貴的合作機會。自坂本龍一離世後,一直分享他奇妙的音樂生命和故事。
講座由電子音樂人hirsk 主持,一起探索創作之月滿月缺之間的無限可能性。
影像研習班
[從零開始的電影路——土炮拍片大計 & 短片《撞牆》放映]
講者:孔慶輝
非科班出身,身處電影荒漠,如何一步步收集資源、建立班底、累積經驗去拍電影?當教科書上的規則不全然能用在當下的環境,不如反樸歸真,活用生活的經驗,用自己的方式說個獨特的故事。
文字研習班
[作者的狀態]
講者:米哈、方迦南
創作的類型、媒介,可以有千百種,但創作者的狀態又是否有差異呢?從生活,到身體,以至心理,作者應該保持一個怎樣的狀態呢?
形體研習班
[置身框內的出框思考:從音樂人的角度探討表演藝術]
講者:余林橞
余林橞從個人藝術喜好出發,探討作為策展人和表演者如何看待表演藝術,包括從音樂演奏到涉及肢體動作和手語的表演。同時將帶領工作坊,探索樂譜和指示如何帶出表演中的新可能。
影像之夜
[《椒麻堂會》放映及映後談]
嘉賓:邱炯炯
長達三小時的劇情長片,歷史洪流中小人物以日常頑強抵抗無法改寫的命運,於全程棚拍的電影中,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完美演繹。映後問答環節,邱炯炯導演回答營友提問,啟發大家更多值得深思的細節。
✧ ✧
|2023.08.05(六)|
創作大講堂
[在時光的廢墟裡遊戲]
講者:邱炯炯
東⻄一鍋粥,香噴噴吞下,便將鄉愁揣進口袋,出走、回望、敘述且感知。盡力做一個有趣的作者吧,在時光的廢墟裡遊戲起來,把千百年的沃野和荒原收納進一座馬戲棚。身為同道,我想細細地和您分享我在創作上的階段性實踐。
音樂之夜
表演嘉賓:黃妍、hirsk、Club Fiasco
![]() |
唱作歌手黃妍分享她近年「文學作品x流行音樂」創作實驗,以及受村上春村小說作品 《1Q84》啟發的新專輯創作過程,並現場表演了〈反烏托邦三部曲〉和〈哀傷的作者〉兩首歌。 |
![]() |
首屆夏令營「大師兄」、音樂創作人 Hirsk 帶來30分鐘即興音樂演出, 營造如末日降臨的壓迫混沌感。有觀眾表示在Hirsk 音樂表演的純粹情感衝擊下, 感覺自己身處「醫院、公園、廢土」的廢棄場所,形容這份作品是masterpiece of space。 |
![]() |
壓軸出場嘉賓為Club Fiasco,激情澎湃的電子音樂令全場觀眾熱血沸騰, 不約而同離開座位,衝到台前跳舞。 |
✧ ✧
|2023.08.06(日)|
創作大講堂
[科技與文學書寫:AI與NFT]
講者:董啟章
在古希臘文中,techné包含art的意思——藝術就是技術。文學史以至藝術史,也同時是技術條件的演化史。精神創造物質,物質模塑精神,兩者互即互入。新科技的出現,必然帶來文學形式的創新。造成文學之死的,不是ChatGPT,而是文學精神的僵化。文學與科技對立,是偽命題。文學從來都是一個技術裝置,但在這個裝置中,可以產生最神妙的事情。Deus ex machina(從機器來的神)就是這個意思。當今兩大先進技術——語言生成AI和區塊鏈NFT——將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「神」?
作品匯演
八組精彩演出作品題材非常多元化,表演形式包括劇場、影像、形體、現場音樂、互動裝置等,最後由葉奕蕾導師帶領的第7組奪得「最佳創意獎」,由Hirsk 帶領的第1組贏得「最佳表現獎」,而「東西大獎」則頒予由陳偉洛帶領的第6組。